来源: **军事
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
二级飞行员蒲玉婷
成功通过考核
成为陆航部队首位**机长
曾服役于空军的她
从空军歼击机飞行员
“跨界”来到陆航部队
挑战全新战位
歼击机飞行员
转型成陆航首位**机长
蒲玉婷
毕业于空军航空大学
至今已经飞行了10年
她曾服役于空军
驾驶过初教-6、教-8、歼7-B三种机型
2014年蒲玉婷“跨界”来到陆航部队
从固定翼飞机到直升机
成为首批武装直升机**飞行员
不**前
能力过**的她
通过考核取得机长资质
成为了陆航部队首位**机长
对于蒲玉婷来说
晋升机长
不仅仅是驾驶舱座位的变化
面对新身份、新挑战
她重新起航、迎接挑战
以一名机长的身份
带领机组成员继续向战**飞
蒲玉婷说:“**飞行员和**飞行员
在飞行训练上没有任何区别,
因为在战场上,
敌人不会因为你是一个**飞行员而不去打你。
只要坐在驾驶舱内,
我就是一名战斗员,
我的目标就是为了打赢。”
挑战全新的飞行战位
在**初改装的几个月里
蒲玉婷需要将以前固有的思维方式
推翻重来
这给她带来不小的压力
她结合自己过去的歼击机飞行经验
把优势充分利用起来
学习航空理论、飞行技能
一次次驾驶直升机飞上蓝天
在实践中找问题、找方法来总结经验
每一次执行完飞行任务
蒲玉婷都要和机组成员对飞行情况进行复盘
提出飞行中的问题和建议
正是因为不懈努力
蒲玉婷在飞行生涯中
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
2020年9月
这个旅围绕“岛上进攻战斗”使命课题
开展海上实弹射击演练
她和战友们细心研练
出色完成演练任务
今年7月
她还在漠北某训练场的
旅里年度实弹射击任务中勇拔头筹
驾驶战鹰**准命中地面目标
看超**核的“跨界”机长驾驶战鹰,向战而飞↓↓
超**核“跨界”的**机长
向战而飞,点赞!
“没有先辈先烈的浴血奋战,哪来今天的幸福**好生活……”连日来,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革命军事馆热闹非凡,来自州委政法委、红河边境管理支队、火箭军某部等多个军地单位的干部职工,纷纷到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。
作为云南革命的摇篮和沃土,红河州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。为打造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党史军史和新时代强军成就的教育场所,州委、州政府与蒙自军分区研究决定,对军分区军史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,采取军队主导、地方承建、军地共享的方式,建设以红河革命军事馆为主体,党史军史文化长廊、国防教育文化墙和红色影视厅融为一体的国防教育和党史学习新**。
“项目建设涉及军地,展陈内容涵盖党史军史,需要军地多部门联动,形成合力。”蒙自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上校主任杨林介绍,2019年下半年军地领导“挂帅”,相关职能部门参与,组成项目建设指挥部。为确保展陈内容翔实准确,项目指挥部组织宣传、党校、党史等部门对全州近百处革命遗址进行全面梳理,摸清红色资源基本情况、整理相关文献资料,建立“红色基因库”,为军事馆建设服务。
为**大限度发挥军事馆存史资政育人功能,着力打造面向全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、面向官兵的红色革命教育课堂、面向大众的驻军风采展示窗口,项目指挥部围绕展陈内容、展示手段,广泛征集军地各方意见建议。采用EPC项目总承**模式,遴选专业团队以党史军史为主、战事战将为线对场馆进行规划设计,灵活应用声光电等展陈技术,划分为印象红河、烽火红河、革命红河、新生红河、浴血红河、**兵红河和强军红河7个部分,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,深度再现红河军民团结一心、解放红河、建设红河的光辉历程。整个展馆展陈面积3000多平方米,馆藏文物史料2000余件,涵盖各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、史料、荣誉奖旗。
与此同时,经过多轮选拔,4名讲解员脱颖而出,用****的语言、生动的故事让文物史料“活起来”“动起来”。“每天来参观的团体和个人很多,我们讲解员几乎连轴转。虽然辛苦,但大家都感到很光荣、很有意义。”12月19日,火箭军某部40余名机关干部走下比武场、走进军事馆,刚刚结束讲解的讲解员杨景涵没顾上喝口水,又投入工作,“金平英**十姊**,打破傣族千年禁忌,用筒裙做成担架运送伤员……”英**“十姊**”的故事,让这些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军官赞叹不已。
自去年“八一”开馆以来,展馆已接待观众近3万人,团队预约排到了春节前。“驻地的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富矿。”蒙自军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进一步加强军地协作,新建退役装备展示园区,在党史学习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中盘活用好红色资源,激励广大官兵和民兵积极投身强军实践。
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王海波 姜嘉城 摄影报道
来源:云南网